钱 学 森



  1955年10月1日清晨,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,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。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,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。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。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,他屈指一算,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。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,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,而是火箭的舱壁啊!他,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。
 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,随后赴美留学,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·卡门,成为冯·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。当时,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,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。可是,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。他说:“我是中国人。我现在所做的一切,都是在作准备,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。”
  1949年10月1日,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。这一年的中秋之夜,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。俗话说,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。他们一边赏月,一边倾诉思乡情怀。年年中秋,今又中秋,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,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,感到格外兴奋。
  此刻,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:早日回到祖国去,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。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。留学生中有人劝道:“祖国刚解放,要钱没钱,要设备没设备,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,只怕有困难。”钱学森诚恳地说:“我们日夜盼望着的,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,这一天终于来到了。祖国现在是很穷,但需要我们大家——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。我们是应当回去的。”
 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,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:“钱学森无论到哪里,都抵得上五个师,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!”
  然而,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,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,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,1955年9月17日,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。
  钱学森回国后,为我国运载火箭、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,被誉为“中国导弹之父”。

 

Teaching Support - Qian Xuesen

教学目标:

   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   2、学会本课8个生字,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。
   3、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,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。
教学重难点:
   1、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,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。
   2、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,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。

教学用具:挂图、录音机

教学用时:三课时

教学过程:

               第一课时
  一、提示课题,设置悬念
   1、揭题谈话,简介人物。
     同学们,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?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,请同学们读读。(出示有关资料)
   2、设下悬念,为自读作铺垫。
    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、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,回到自己的祖国呢?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?
    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。
  二、自读课文,反馈纠错
   1、一读课文。
    (1)明确一读要求: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,读准生字的字音,读顺句子,读通全文。
    (2)检查效果。
      分自然段检查,纠正不正确的读音。
  2、二读课文。
    (1)提出要求:让学生边读边圈,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,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。能流利地读课文。
    (2)检查效果。
     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,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。
  3、三读课文。
    (1)明确要求: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,在此基础上,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,粗分段落。
    (2)检查讨论。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。
      分段,理清课文脉胳。
      一(1)二(2)三(3~4)四(5~6)五(7)
  三、分段读课文
  四、教学生字字形,指导书写
   1、说说“垠、艘、额、裕”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?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?
   2、教师示范指导“艘、额”这两个字的书写。
   3、学生描红。
  五、布置作业

               第二课时
  一、复习检查
   1、自读了课文,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,文中有关主人公钱学森的语言你们画下了吗?这节课我们精读课文,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,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情感。
   2、学生朗读钱学森说的话。
  二、精读课文
   1、精读第一段。
    (1)默读。
       圈画出这一段中描写人物外貌、动作、内心活动的词句,结合书上的插图,读一读,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。
    (2)抓住重点句品读。(投影显示)
      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,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,而火箭的舱壁啊!
    (3)感情朗读。
       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,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,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、喜悦啊!
   2、精读第二段。
    (1)指读第二段。
    (2)出示钱学森的话(投影显示)
       “我是中国人。我现在所做的一切,都是在做准备,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。”
     ①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“我是中国人”?
      (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诵读中领悟,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,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。)
     ②钱学森在美国时做怎样的准备?目的是什么?(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。知道他在美国发愤攻读,是要将来回国为祖国做贡献。)
     ③朗读加深理解。
    (3)小结。
  3、精读第三段。
   (1)指名读。
   (2)导语:在新中国成立之际,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怎样,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?
   (3)出示重点句,品读感悟。
     “我们日夜盼望着的,就是祖国能勉励从黑暗走向光明,这一天终于来到了。祖国现在是很穷,但需要我们大家——祖国儿女们共同去创造。我们是应当回去的。”
     ①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?“这一天”指的是什么?
     ②为什么说“我们是应当回去的?”
     ③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机关报思想感情?(引导生从读中全会主人公对祖国的眷念、热爱。)
   (4)感情朗读。
   (5)小结。
  4、精读第四段。
   (1)指名朗读。
   (2)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,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。
   (3)感情朗读。
   (4)小结。
  三、朗读课文

               第三课时
  一、复习回顾,准备新授
   1、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什么?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?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/
   2、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,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,终于归国了。那么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?
  二、精读第五段
   1、指名读第五段。
   2、“卓越”是什么意思?(超出一般)
     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?
     (引导学生理解钱学森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,为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。能明白“中国导弹之父”这一高度评价的内涵。)
   3、感情朗读。
  三、总结全文
   1、本文具体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,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;回国后,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,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。
   2、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读,加以体会。